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故都的秋》《*荷塘月色》PPT下載,共86頁。
課程目標
1.品味《故都的秋》中優美、精警的語句和富有表現力的詞語的豐富含義,鑒賞語言風格。
2.理解《荷塘月色》情與景的關系,體會文中準確生動的描摹及聯想的作用,領會比喻及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
作者簡介
觸動心靈的人與情——郁達夫
郁達夫(1896—1945),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陽縣人。1921年參與組織創造社,出版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震動了文壇。
郁達夫的創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著稱。其中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中篇小說《她是一個弱女子》《出奔》等最為著名。小說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識分子為描寫對象,往往大膽地進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義的感傷氣息,筆調灑脫自然,語言清新優美,具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散文則直抒胸臆,表現出了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里的苦悶心情,具有率真、熱情、明麗、酣暢的風格。
有節骨乃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后改名朱自清,字佩弦。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1925年到清華大學任教,開始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則轉以散文為主。朱自清散文的主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言志表意散文,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價值選擇;覽勝記游散文,諸如《蹤跡》《歐游雜記》《倫敦雜記》等;書懷抒情散文,諸如《給亡婦》《兒女》《哀韋杰三君》《懷魏懷青君》《我所見的葉圣陶》等;感悟覺世散文,朱自清將自我的人生感悟和體驗與讀者共分享;指摘時弊散文,表達了朱自清作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應有的良知。
主旨探微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描繪了“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等幾幅畫面,將故都的秋色與作者的個人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作者贊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對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戀之情,并流露出內心的憂郁、孤獨和落寞之感。
作者以夜游荷塘的行蹤為線索,委婉細膩地描寫了荷塘月色的恬靜朦朧,感受到了難得偷來的片刻逍遙,但心中仍然擺脫不開現實帶給自己的淡淡哀愁。作者以此抒發了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時也流露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彷徨和苦悶的心情。
... ... ...
關鍵詞:故都的秋PPT課件免費下載,荷塘月色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