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尋尋覓覓)》PPT課件下載,共87頁。
課程目標
1.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2.通過蘇、辛豪放詞風的比較,進一步了解豪放詞的特點。
3.了解《聲聲慢(尋尋覓覓)》通過描寫季節的變化、氣候的變化等來抒發女主人公情懷的特點。
作者簡介
曠達的文豪——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和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屬豪放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揮灑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蘇軾還擅長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他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蘇軾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作品傳世?傊,蘇軾堪稱宋代文學成就最高的代表者。
人中之杰,詞中之龍——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南宋詞人,其詞現存620余首,多數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
辛棄疾的詞意境雄奇闊大,氣魄宏偉,形象飛動,縱橫激烈,沉郁頓挫,豪邁非凡。辛棄疾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善于創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辛棄疾一生以恢復國家統一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
半生陽光半生冷——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其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的詩歌作品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主旨探微
《念奴嬌·赤壁懷古》上片寫景,描繪了萬里長江極其壯美的景象;下片懷古,追憶了功業非凡的英俊豪杰周瑜。整首詞抒發了詞人熱愛祖國山河,羨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華發已生卻未能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上片借歌頌孫權、劉裕表明詞人抗金救國的雄圖大略;下片顯示了詞人對恢復大業的深謀遠慮,抒發了報國無門的苦悶心情。
《聲聲慢(尋尋覓覓)》這首詞寫的是無與言比的“愁”,主要通過清冷的秋景來渲染愁情,表現詞人因國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時的孤苦無依的凄苦心境。
... ... ...
關鍵詞:念奴嬌赤壁懷古PPT課件免費下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PPT下載,聲聲慢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