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PPT下載(第2課時核素),共37頁。
素養目標
1.通過原子構成認識質量數的含義,熟悉中各微粒數間的關系,培養證據推理意識。
2.辨析比較元素、核素、同位素的異同,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
3.了解核素在人類科技發展中的重要應用,培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認識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學科發展的目的是服務于社會。
【知識鋪墊】
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H、H+都屬于氫元素。
2.原子一般由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構成,其中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
3.碳原子、氯原子中的質子數分別為6、17,Na+、Cl-中的電子數分別為10、18。
4.金剛石和石墨、O2和O3互為同素異形體。
【必備知識】
一、核素
1.含義:把具有一定數目質子和一定數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
2.實例——氫的三種核素。
【微思考1】(1)所有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嗎?
(2)至今已發現了118種元素,能否說人們已發現了118種原子?為什么?
提示 (1)氕原子中不含中子,只含質子和電子。
(2)不能,由于許多元素都屬于多核素元素,如H、C、O等,所以原子的種類遠多于元素的種類。
二、同位素
【微思考2】質子數相同的微粒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嗎?
提示 不一定,如Ne和H2O。
【情境鏈接】生物體在生命存續期間保留的一種碳原子——碳
會在其死亡后衰變,測量考古遺址中發現的遺物里碳-14的數量,可以推斷出它的存在年代。
(1)你知道碳-14的“14”是什么含義嗎?這種碳原子的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分別是多少?
提示 碳-14的“14”是指這種碳原子的質量數為14,此碳原子的質子數為6、中子數為8、核外電子數為6。
提示 結構決定性質,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是由核外電子排布決定的,同種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核內質子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因此化學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問題探究】
1.某核素R的質量數為27,質子數為13,則R3+的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電子數各是多少?
提示 質量數是27,質子數是13,中子數是14,電子數是10。
2.右圖各字母表示的含義是什么?
提示 X原子的質量數是A,X原子的質子數是Z,在化合物中X元素的化合價是+c價。X的離子帶有d個單位正電荷,一個分子中含有X原子的個數是e。
【深化拓展】
1.質量關系
(1)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2)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等于其質量數。
2.電性關系
(1)電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
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帶電離子:質子數≠電子數。
3.數量關系
中子不帶電,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所以核電荷數=質子數;對于原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 ... ...
關鍵詞: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PPT課件免費下載,元素周期律PPT下載,物質結構PPT下載,.PPTX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