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五石之瓠》PPT精品課件,共43頁。
素養目標
1.了解莊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張,了解《莊子》的相關知識。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
3.學習莊子善于用設喻的方法,采用寓言的形式來說理的藝術手法。
了解莊子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并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內圣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等。
了解莊子思想
莊子的無神論和天道觀。
在人類的嬰兒期,人們認為,天也就是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是神創造的,天就是上帝或者說是帝。而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否定了這種理論。老子說天是道的產物。莊子認為,道是無處不在的,但道又是沒有具體形態和意志的,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原。
莊子的哲學中有豐富的辯證法。
老子的思想中的一大特點就是辯證法。而莊子也繼承了這一點。莊子認為,事物是由正反兩個方面的矛盾對立組成的,相互依賴相互轉化。莊子在《德充符》中列舉了很多對矛盾對立的現象:“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這些矛盾是相互轉化的。
莊子的認識論。
所謂認識論簡單來說有兩種,一是認為這個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第二種是認為這個世界不能被認識。莊子認為,人類擁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但是人永遠也無法認清全部的世界,所以費心費力地去學習,是毫無意義的。
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①運用對話描寫刻畫人物。
文章所傳達出來的思想是靠人物的對話來完成的,惠子和莊子的對話辯白了彼此的觀點,惠子用的是關于大葫蘆大而無用的例子來影射莊子的學說大而不實用;而莊子用宋人擅長制造使手不皸裂的藥方卻賣掉藥方,而買藥方的人卻用這個藥方獲得了好處,來證明是所用之異的原因,并且指出惠子的想法就是不知道通達的原因。
②運用淺近的寓言,文姿多彩。
文章想象豐富大膽,像匹駿馬馳騁于宇宙,攝取與表達中心思想有關的妙趣橫生的題材,生動、形象地宣傳了作者的觀點。在攬宇宙于一紙,包萬物于一文的充滿生機、遐想的《逍遙游》中,作者富有藝術魅力的文筆吸引了為數眾多的讀者,使作品成為中國古代寓言體論說文中一篇著名的佳作。
③善于使諷刺與剖析結合,吸引讀者邊讀邊思,邊思邊讀。
... ... ...
關鍵詞:五石之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