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五石之瓠》PPT下載,共21頁。
作者介紹
莊子(約前369一前286)
名周,戰國時宋國人
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人物,和老子并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解說大意
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我把它種植養大,結出果實能容下五石的東西。用它來盛水,它的堅硬程度卻經不起自身所盛水的壓力。把它剖開來做成瓢,瓢卻大得無處可容。(這個葫蘆)不是不大,我因為它沒有什么用處,就打破了它。”
莊子說:“你真是不善于使用大的東西!有個宋國人善于調制防止手凍裂的藥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為業。有個客人聽說了這種藥物,愿意出百金收買他的藥方。于是聚合全家來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漂洗絲絮,只得到很少的錢,現在一旦賣出這個藥方就可獲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這個客人得到藥方,就去取悅吳王。
走近莊子的時代,探究其思想成因
莊子所處的時代,社會劇烈動蕩、戰爭頻發、生靈涂炭,莊子認為“無用”是自我保全的途徑,“無用之用”的思想對保全自身、保持精神世界獨立有著重要的意義。
莊子認為惠子認識狹隘,偏執于一己之見,只能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大葫蘆的價值。
莊子“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江湖”的做法超越了大葫蘆的功利價值,做到“順隨物性,因物而用”,悠然瀟灑,體現了自由自適的精神追求。
... ... ...
關鍵詞:五石之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