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PPT
第一部分內容:課文學習重點
①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 習應持態度的論述。
②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
③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 ... ...
勸學PPT,第二部分內容:作者介紹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曾兩度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游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后來到楚國,任蘭陵(今山東棗莊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
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兇。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
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
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他認為人類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爭奪,任其天性發展,必做惡事,因此他提出“性惡論”,認為后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質,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認為人和物都可以改變,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無過”。
... ... ...
勸學PPT,第三部分內容: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 它有“勸告”“勸勉”“鼓勵”的意思。“勸學”即“勸勉學習”。
“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
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 ... ...
勸學PPT,第四部分內容:掌握下列詞語的讀音
輮(róu) 螯(áo) 槁暴(pù通“曝”)
參。▁ǐng) 木直中(zhòng)繩
輿(yú) 跂(qǐ) 駑(nú)馬 舟楫(jí)
知(zhì通“智”)明 鍥(qiè)而不舍
須臾(yú) 跬(kuǐ)步 騏驥(jì) 鏤(lòu)
君子生(xing通“性”)非異也
... ... ...
勸學PPT,第五部分內容:課文串講
君子①曰:學不可以②已③。
①“君子”是一個雙音合成詞。這里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②“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于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的具體語境中,“以”已經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
③已:停止 。
青①,取之于藍② ,而青于藍;冰,水為③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④ ,輮⑤以為⑥輪 ,其曲中規⑦。
①青:靛青,一種染料
②藍:草名,也叫蓼藍,葉子可制染料
③為:凍結成
④中繩:合乎拉直的墨線
⑤輮:使…彎曲, “輮”通“煣”
⑥輮(之)以(之)為輪:省略句
⑦規:測圓之器(畫出的圓圈)
... ... ...
勸學PPT,第六部分內容:課文結構
第一段 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第二段
學習的意義(五喻)
青出于藍
冰寒于水
(直木)輮以為輪
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結論: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 ...
勸學PPT,第七部分內容:本文設喻的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
(2)設喻方式多樣:
①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輮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
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③反復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 ... ...
勸學PPT,第八部分內容:文言知識
1、通假字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有”通“又”,再一次;
“暴”通“曝”,曬。
②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智慧。
③輮使之然也
“輮”通“煣”,使...彎曲。
④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天賦,資質。
2、詞類活用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③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詞使動,使……快
④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⑤用心一也
一,數詞作形容詞,作“專一”講。
... ... ...
勸學PPT,第九部分內容:合作學習,說理方法
①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作者主要運用什么方法來說理的?
②本文的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么內在聯系?
③本文設喻有什么特點?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PPT課件免費下載,勸學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