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孫權勸學》PPT優秀教學課件,共23頁。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參考注釋,理解文章大意。(重點)
2.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揣摩領會人物形象。(重點)
3.理解呂蒙與魯肅的對話中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難點)
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素養)
人物介紹
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孫吳開國皇帝、政治家、軍事統帥。
呂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東南)人,中國東漢末年孫權的謀士與將領。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人),東漢末年杰出戰略家、外交家。
走進作者
司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實,晚年自號“迂叟”,因家居涑水鄉,人稱“涑水先生”,世稱“司馬溫公”,人稱“真宰相”“司馬相公”。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中國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重要的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同時對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經濟制度的沿革、禮樂兵刑的演化、河道水利的興修、天文歷法以及典籍的聚散等,也都進行了適當的載錄。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
文體常識
編年體 編年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來編撰、記述歷史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歷史最早也是最簡便的方法。編年體最早起源于中國!洞呵铩肥俏覈F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是司馬光歷時近十九年主持編撰的第一部規?涨暗木幠牦w通史巨著,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體通史,也是我國現存編年體通史中影響最大的一部。
文章解析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
譯文: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自認為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
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兄長怎么知曉事情這么晚!”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主題歸納
本文通過孫權勸說呂蒙學習和呂蒙學習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勸勉人們要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
孫權勸學(詳寫)——呂蒙治學(略寫)——魯肅嘆學(側面描寫)
寫作技巧
1.記事簡練。
全文只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與蒙論議”兩個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緊接著就寫出結果,而不寫呂蒙如何好學,他的才略是如何長進的。寫事情的結果,也不是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與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出來。寫孫權勸學時,著重以孫權的勸說之言,來表現他的善勸,而略去呂蒙的答話,僅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一句寫呂蒙的反應,并僅以“蒙乃始就學”一句寫呂蒙接受了勸說。
2.詳略得當。
文章重點寫了孫權勸學及勸學的結果,對于呂蒙的具體學習過程則一筆帶過,而后通過魯肅的嘆學來揭示呂蒙學習的結果,即才略大進,非復吳下阿蒙。這樣的描寫既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又節省了筆墨。
... ... ...
關鍵詞:孫權勸學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