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論語十二章》PPT精品教學課件,共60頁。
素養目標
1.了解作者孔子及《論語》,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張。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背誦課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養水平,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為人處世的思想修養。
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鬃邮俏覈糯乃枷爰、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游列國14年?鬃舆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鬃拥乃枷爰皩W說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①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
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為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范等?鬃诱f:“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后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范。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②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鬃诱f:“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③孔子主張克己復禮。
《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④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鬃诱f:“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藝術感悟—《論語》的語言特點與文色彩
1.語錄體散文
語錄體散文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記錄孔子的只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2.文學色彩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于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為先秦說理文主要的形態。
... ... ...
關鍵詞:論語十二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