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章》PPT下載(第1課時),共33頁。
這是一篇語錄體文言文,要在了解孔子生平及其思想主張的前提之下推進教學,重視對作者、作品等文學常識的積累。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運用熟讀課文和注釋的方法來理解文意,借助小組交流的方式來解決難疑點,聯系生活實際談收獲的啟示、感悟。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品位和感受,讓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提升個人審美情趣。
學習目標
1.了解孔子與《論語》的相關知識,并能夠熟練背誦課文。
2.掌握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體會其與現代文的不同。
3.結合對孔子生平與其思想的介紹,正確理解《論語》十二章的內容,體會孔子倡導的修身和為學之道。
作者鏈接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圣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其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 20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互討論等。東漢列為“七經”之一,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此文選自《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
春秋時期社會動蕩,因生產力不斷發展而引發了社會制度的變更,在此基礎上產生權力下移、禮儀僭越等亂象。春秋時期又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孔子的儒家思想由此產生。魯國作為周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是孔子儒家思想萌生的特殊土壤。
課堂小結
孔子生活的年代距離我們已十分久遠,但孔子的思想一直光耀著后世。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經典作品,初步了解了儒家傳統思想,收獲了一些學習與做人方面的道理。
......
關鍵詞:論語十二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