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章》PPT課件(第1課時),共34頁。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孔子便是其中一位。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部輝煌的巨著——《論語》,體味一下孔子的思想,看看你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學習目標
1.熟記“論、省、罔”等字的字音;熟記“逾、堪”等字的字形。(重點)
2.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和常見虛詞的用法,熟練背誦課文。(重點)
3.結合對孔子的生平與思想的介紹,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其中倡導的修身、為學之道。(難點)
4.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聯系自身實際,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素養)
作者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國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使其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全書共20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的相關討論。是我國最早的語錄體記錄的古籍,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孟子》《大學》《中庸》并稱“四書” 。
北宋宰相趙普贊曰:“半部論語治天下”。
精讀細研
1.第一章敘述了什么內容?
第一章主要談學習的方法和做人要有修養。“時習”是學習方法;“有朋自遠方來”是學習樂趣;“人不知而不慍”是為人態度。
2.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
“學”是一個認識的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與“習”統一起來。學了知識,時常去復習它,這是愉快的事。
怎樣理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①這里指孔子勉勵弟子要珍惜時光。說流逝的時光如河水一樣不分晝夜地流去,說明了時間的寶貴和一去不復返的特點,表達了惜時如金的人生感悟,勉勵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時間。
②這里是孔子用積極的心態來看人生,勉勵人們要不斷進步。人生如河水一樣,不斷地向前流動?鬃痈嬖V人們:“注意呀!你們看這水,過去的都像這樣,向前去!向前去!而且是晝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思想、觀念都要不斷地進步。如果滿足于今日的成就,就會落伍。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表明了什么學習方法?你是怎樣理解的?
表明了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學習方法。這兩句話闡明了學習與思考互相補充、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對所學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這個見解是很精辟的。
你是如何理解“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句話的?
這句話說的是,軍隊雖然人多勢眾,但如果人心不齊,其主帥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帥一旦被人抓去,整個軍隊失去了領導人,也就會全面崩潰。匹夫雖然只有一個人,但只要他真有氣節,志向堅定,那就任誰也沒有辦法使他改變。
... ... ...
關鍵詞:論語十二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