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再塑生命的人》PPT課件下載(第1課時),共20頁。
學習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厘清課文思路。
2.感悟莎莉文老師這一形象,理解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
3.品味、揣摩關鍵語句,體會作為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19世紀有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具有非同尋常的意志力。究竟是誰影響了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或許《再塑生命的人》會給我們一個答案。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此文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版)。劉春芳譯。略有改動。題目是編者加的。
海倫•凱勒好像注定要為人類創造奇跡,或是想昭示殘疾人的尊嚴和偉大。她出生后19個月被重病奪去了視力和聽力,最后嘴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海倫•凱勒能夠走出黑暗,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與她的老師莎莉文的教導也是分不開的。她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和懷念之情,寫下了此文。
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概括出課文大意,并梳理課文脈絡。
默讀要求:
(1)眼到——認真用眼看
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
(2)心到——邊讀邊思考,
能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3)手到——邊讀邊勾畫,圈畫出“回憶”的時間,看看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展開寫作的。
(1)概括全文:莎莉文老師教“我”認識具體的事物,為“我” 開啟了知識的大門,讓“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滿喜悅。
(2)按照時間順序,梳理課文脈絡。
之前:憤怒、痛苦、消沉、無助——最重要的日子(1887年3月3日)下午:握手、擁抱——第二天早上:送娃娃、教單詞——有一天:產生爭論,摔掉娃娃;水井房,充滿渴望;學會新單詞,渴望新一天的到來。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好學、聰明、堅毅的海倫•凱勒,認識了充滿愛心、講究教育藝術的莎莉文老師,也感受到了海倫•凱勒對莎莉文老師由衷的贊美和感激之情。
......
關鍵詞:再塑生命的人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