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PPT精品課件,共43頁。
素養目標
1.了解老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張,了解《老子》的相關知識。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誦課文。
3.分析本文使用的論證方法,概括本文的藝術特色。
4.理解老子“專說對待之理”的辯證哲學。
了解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并稱“老莊”。后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政治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
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哲學思想: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復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并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圣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分析本文的藝術特色
①善于運用具體形象表現抽象哲理。
以生活現象或社會現象舉例說理,以具體事物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轂”“器”“室”說明世間萬物都存在“有”和“無”的對立統一,相依相生。
②善用逆向思維。
善于從常人思維的反面提出問題從而達到正面說理的效果。如“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等,都體現了老子的逆向思維。
③語言凝練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諺語、格言、警句。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濃縮了歷史和現實生活的經驗教訓,閃耀著思想之光。
④善用比喻、排比、對偶、設問、反問等修辭。
... ... ...
關鍵詞:老子四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