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老子》四章PPT課件下載,共36頁。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之)及特殊句式(賓語前置)等文言基礎知識。
2.文中提到了幾組矛盾統一的概念?老子對此的態度如何?
3.《老子》在論述上有何特點?
文學常識
老子簡介
老子,相傳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被奉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存世。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思想核心
“道”是世界的本原;“道”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和法則。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適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論,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老子認為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轉化的方法(德)來源于事物的規律(道)。
第六十四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幾層?
第一層(開頭到治之于未亂) 把握先兆
第二層(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重視細微和小節處(基礎)
第三層(為者敗之到故無失) 圣人無為
第四層(民之從事到則無敗事)百姓慎終如始
第五層(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圣人輔萬物之自然不敢為
圣人的追求是什么?如何理解?
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欲不欲,學不學,不是說以不欲為欲,以不學為學。而是說圣人所欲、所學與常人的所欲、所學相反。
欲不欲:圣人不追求人人爭奪追求的欲望
學不學:圣人學習天道而不是為了爭奪而學習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創造條件讓萬物按照規律運行
... ... ...
關鍵詞:老子四章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