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我與地壇(節選)》PPT優秀課件,共48頁。
素養目標
1. 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學習文章描寫、抒情與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2. 賞析文中運用細節描寫、景物描寫的相關語句,學習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3. 梳理作者遭遇重大打擊后的心路歷程,學習作者面對充滿挫折人生的頑強精神。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當代作家。北京人,1969 年赴陜西延安插隊,后因病轉回北京,后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2010年突發腦溢血逝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主要作品 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禮拜日》《命若琴弦》《往事》。散文隨筆集:《我與地壇》《自言自語》《病隙碎筆》。長篇小說:《務虛筆記》。劇本:《死神與少女》《邊走邊唱》。
寫作背景
史鐵生在21 歲時不幸下肢癱瘓,青春韶華遭遇的不幸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精神幾近崩潰。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下,他來到了北京的地壇公園。
殘垣斷壁所顯現出的歷史滄桑感讓史鐵生充分感受到時間永恒的偉力,感受到歲月流逝的無情。面對宇宙的浩渺和歷史的凝重,史鐵生在體悟到個人的微不足道、個人遭遇的無常和偶然的同時,也深刻體悟到一個不幸的人應該如何獲得精神的解脫,得到靈魂的自救。在這種情況下,史鐵生寫下了《我與地壇》。
主題歸納
作者以自己的經歷為基礎, 敘述了自己多年來在地壇沉思流連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和對命運的感悟,講述了人應該怎樣看待生命中的苦難。文中母親與地壇融為一體,地壇是“我”虛化了的母親,母親是“我”心中永遠的地壇。文章借地壇抒發了作者關于生命、生存等問題的哲思,表達了對母親無盡的思念。
... ... ...
關鍵詞:我與地壇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