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PPT課件2
話說這天下大勢,正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一回開頭所說的那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一、曹操統一北方
1.東漢末年的社會狀況
2.曹操勢力的壯大
3.官渡之戰
曹操為什么能夠統一北方?
政治上:控制了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有力的政治地位。
經濟上:重視人才,招賢納士.
實行屯田,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
... ... ...
官渡之戰曹操取勝的原因
政治: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招賢納士,人才濟濟。
主觀
經濟:實行屯田,發展生產。
軍事:精通《孫子兵法》,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
客觀
袁紹驕傲輕敵,聽不進正確意見。
影響: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
... ... ...
二、赤壁之戰
1.孫權、劉備勢力的擴大
2.赤壁之戰
隆中對
占據荊州、益州為根據地。
改革政治,改善與少數民族的關系,積聚力量。
結好孫權,孤立曹操,形成鼎足之勢。
抓住時機,北伐滅曹,最后統一。
江東對
鞏固江東根據地,發展壯大勢力。
奪取荊州、益州,把江南的半壁江山控制在自己手里 。
北伐曹操,實現統一全國大業。
... ... ...
2.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大獲全勝,在赤壁之戰中卻慘遭失?這留給后人哪些經驗教訓?
失敗原因
孫、劉
①組成聯軍,戰略得當
②采用火攻,戰術得當
③利用氣候、地理 條件
曹操
客觀:官兵來自北方,不習水戰,水土不服
主觀:因實力強大而驕傲自滿;松懈、輕敵;戰術失誤
教訓:① 應隨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驕傲必然失;②重視合理利用自然條件;③培養善于觀察、思考的好習慣;④團結可以戰勝強大敵人等。
影響: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 ... ...
三、三分天下
1.魏、蜀、吳三國的建立
2.曹魏屯田
3.諸葛亮治蜀
4.東吳開發江南
局部統一為全國性統一創造了條件
220年,曹丕稱皇帝,國號魏,定都洛陽
魏國:修建水利工程,生產恢復和發展
221年,劉備稱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定都成都
蜀國:絲織業興旺,蜀錦行銷三國.
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
吳國:造船業,曾到達夷洲(今臺灣)
... ... ...
選擇與填空:
1.奠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性戰役是( 。
A.官渡之戰 B.赤壁之戰
C.巨鹿之戰 D.牧野之戰
2.公元200年,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的戰役是_________。
4、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是誰?
5、說出東漢末年的兩次以少勝多的戰役。
6、三國時期,諸葛亮帶兵攻打曹操,曹操率軍迎戰。這句話有沒有錯誤?為什么?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教學課件,三國鼎立教學課件,岳麓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PPT課件下載,三國鼎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