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PPT課件
1.從西晉到十六國
魏滅蜀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利用蜀國內部混亂的機會,派鄧艾、諸葛緒、鐘會率大軍分三路攻蜀。后主劉禪出降,蜀亡。
司馬炎建晉
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晉滅吳,統一中國
279年,晉大舉伐吳,步騎二十余萬分五路直指建業、夏口、 江陵等地。王浚率水軍自巴蜀順江而下,直逼吳都建業。
280年,吳主孫皓向晉將王浚投降,吳亡。經過多年年的分裂混戰,至此中國又重新統一。
西晉統治如此短暫的原因?
(1)統治集團耽于享樂,爭權奪利;
(2)八王之亂,嚴重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基礎。
(3)周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起兵反晉。
... ... ...
根據上述圖片,請你談談對“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間共同生活、彼此學習、共同發展、逐漸交融的過程,包括經濟生活、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互相影響,趨向一致。
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進步的歷史現象。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方的統一
4世紀后期,我國東北地區_____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_____。
_____年,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
影響:結束了北方多年來分裂混亂的政治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交融。
3、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孝文帝改革:
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污
均田令
遷都洛陽
漢化措施:易漢服、改漢姓、說漢話、通婚姻、
... ... ...
孝文帝遷都洛陽
原因
1、平城出產的糧食不能滿足都城眾多人口的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對中原廣大地區的統治,也不利于鮮卑政權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影響
洛陽獲得發展和繁榮
為進一步實行改革創造了條件
... ...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方各族的社會進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進程,為以后南北統一和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思維點擊
孝文帝對于北方漢族來說是一個征服者,他為什么不用武力將鮮卑文化推行于中原漢族地區,卻要向漢族學習,實施漢化政策呢?
其一,孝文帝從小受漢族文化的熏陶,熱衷于中原文化;
其二,孝文帝吸取前秦皇帝苻堅一味使用武力而最終失敗的教訓,深知鮮卑族必須適應占中原主流的漢族人的文化;
其三,漢族文化經過長期發展,各方面都比游牧文化更為先進,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客觀上講是順應時勢。
孝文帝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改革家。
... ... ...
小試牛刀
1.280年統一全國的是( )
A.三國中的魏國
B.司馬氏建立的西晉
C.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
D.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
2.北魏孝文帝將都城從平城遷都到( )
A.長安 B.洛陽 C.許 D.殷
3.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變法 B.管仲改革
C.王莽改制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魏是下列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
A.羯 B.鮮卑 C.氐 D.匈奴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適應民族融合的趨勢
B.增加財政收入
C.鞏固鮮卑貴族的統治
D.學習漢族文化
關鍵詞: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教學課件,北方的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教學課件,岳麓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PPT課件下載,北方的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