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三國鼎立》PPT教學課件下載,共71頁。
本課內容概述
黃巾起義使得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各地豪強趁機擴張勢力,軍閥割據混戰,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礎。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據逐步走向統一的發展過程。三國鼎立創造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三國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在對抗中進步,在競爭中發展,從而推動了經濟、政治、文化的恢復和發展。
知識點一 官渡之戰
1.曹操統一北方的條件
(1)政治上,曹操把漢獻帝從都城洛陽接到許,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
(2)經濟上,實行屯田,發展生產,解決了軍糧問題,同時使北方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3)軍事上,200年,曹操通過官渡之戰打敗袁紹,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知識點二 赤壁之戰
2.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的原因
(1)水戰是本次戰役勝敗的關鍵,曹軍來自北方,不習水戰,這是其致命弱點。
(2)隨著勢力日益強大,曹操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這也是一個不利因素。
(3)孫劉聯軍制定了正確的戰術,成為其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4)當時統一的客觀條件尚未成熟。曹操統一北方后,北方的社會經濟尚未得到恢復和發展。劉備還沒有一個鞏固的勢力范圍。孫權的江東也正在開發之中。三方均不具備完成統一的絕對力量。
知識點三 三國鼎立
3.三國鼎立局面出現的原因
(1)長期的割據混戰和強弱力量之間的此消彼長,使魏、蜀、吳三方在軍事上相對均衡,任何一方都無法吞并另兩方實現統一。
(2)吳、蜀都有天然的屏障,它們在自然地理方面的優勢給魏攻取南方帶來了嚴重阻礙,從而有利于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3)北方地區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南方社會經濟也得到較大發展。三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為三個政權的并存提供了物質基礎。
(4)三國統治者都具有雄才大略,但當他們一統天下之志受挫后,都力圖實現三分天下之局。他們在各自的國家內競相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政治、經濟措施,最終形成三方力量相對均衡的局面。
4.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
(1)從政治上看,東漢末年,由于中央政權軟弱,各地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結束了割據混戰局面,形成相對穩定的三個政權。相對而言,這是一種進步。
(2)從經濟上看,由于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可以集中精力發展經濟,促進生產和社會的進步。
因此,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倒退。
... ... ...
關鍵詞:三國鼎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