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上冊《三國鼎立》PPT免費課件下載,共11頁。
探究點一 客觀評價三國鼎立
史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操《蒿里行》
史料二 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史料三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都想吞并對手,稱雄北方。200年,雙方在官渡進行決戰。曹操殲滅袁軍主力,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220年,曹操的兒子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稱皇帝,定都洛陽,國號魏。第二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次年,孫權稱吳王。229年,孫權在建業稱帝,吳國建立。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從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到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從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到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倒退。從政治上看,東漢末年,由于中央政權衰敗,出現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結束了混亂的割據局面,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三個政權。相對而言,這是一種進步。
從經濟上看,由于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后,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發展經濟,促進生產和社會的進步。因此,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倒退。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當時不具備統一的經濟基礎且力量對比條件尚不成熟。赤壁之戰后,曹操退守北方,不敢輕易南下;劉備占據荊州向西南方向發展;孫權在江南地位更加鞏固,三方形成了一種平衡局面。
曹操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是220年曹魏建立,當時曹操已經去世,所以曹操應該是東漢末年的人物。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赤壁之戰都應該是東漢末年的戰役,而不是三國時期的戰役。
... ... ...
關鍵詞:三國鼎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