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PPT課件6
學習目標
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4.《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發學生樹立為人類造福的遠大理想。
背景介紹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全書包括《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禮記》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義道德教科書。是孔子以后戰國至秦漢之間儒家的作品,全書保存了先秦時代的重要史料。其語言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本文是《禮記·禮運》開頭部分里的一段話,主旨是闡明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還有一段文字記述孔子說這番話的來由,照錄如下:“昔者仲尼與于蠟賓(參加國君在年終舉行的祭典,蠟,讀zhà),事畢,出游于觀(讀ɡuān,宮門外兩旁的臺樓)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意思是魯國已經喪失了國禮)。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學生)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賢),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趕上)而有志焉。"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為生活在變亂紛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現一個太平盛世,所以有這番言論。
... ... ...
整體感悟
1.議一議:我們該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大道,可以理解為治理社會的最高準則;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最高階段。大道之行也,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
2.全文可分為幾層?
第一層(第一句話)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
第二層(第二至三句話)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第三層(第四句話)全文的總結語
... ... ...
合作探究
1.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
“大同”社會的特征?
1、人人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2.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什么?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大同”社會是以“五帝之世”的傳聞為依據,經過加工提煉后構想出來的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建立一個合理的社會,以消除現實社會中的黑暗現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
4.文中“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要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例如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 ... ...
拓展延伸
“關愛”是千百年來常談常新的話題,在生活中,處處充滿關愛,師生之情、父母之愛、同學之誼時刻在溫暖著我們。
請談談你印象中最深的一次見聞,來體現“關愛”這一主題。
關鍵詞:大道之行也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大道之行也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