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這土地》PPT課件7
知識引入
艾青(1910--1995),詩人。
1932年,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不久被捕入獄,在獄中寫成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也是其成名作。
“土地”“太陽”是其詩歌的主要意象。
時代背景:
《我愛這土地》作于1938年11月,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作為詩人的艾青,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并成為時代的“吹號者”。他說他“是作為一個悲苦的種族爭取解放、擺脫枷鎖的歌手而寫詩”。
... ... ...
知識探索
1.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只“鳥”歌唱至死,最后“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2.這首詩的第二節與第一節之間有什么聯系?把第二節去掉,詩歌主題的表達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怎樣理解最后兩句詩之間的因果關系?
關鍵詞:我愛這土地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我愛這土地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