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拿來主義》PPT精品教學課件,共67頁。
課程目標
1.揣摩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領悟犀利、幽默的語言風格。
2.掌握先破后立的論證方式及類比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常見的論證方法。
作者簡介
民族之魂——魯迅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曾留學日本,“五四”前后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30年起,參加“左聯”等進步組織,反抗國民黨的獨裁統治。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而已集》《二心集》《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寫作背景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國民黨反動派對外實行屈膝投降的賣國政策,對內采取高壓政策,進行反革命的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文化界反動文人掀起了復古主義逆流,資產階級買辦文人的“全盤西化”思維甚囂塵上,為了促進革命文化的健康發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藝隊伍中進行了對文藝大眾化和文藝新舊形式等問題的討論。許多人在如何對待文化遺產的問題上,存在著錯誤認識和糊涂觀念。為了揭露和打擊敵人,澄清錯誤認識,魯迅先生提出了“拿來主義”的主張。“拿來主義”是魯迅先生創造的通俗形象的新名詞,它反映了無產階級對待中外文化的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
主旨探微
本文批判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主義政策和一些人對待文化遺產的錯誤態度,邊批判邊樹立自己的觀點,然后以生動的比喻闡明了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確的繼承和借鑒乃是建設民族新文化必不可少的條件。魯迅對文化遺產的見解,跟毛澤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的意見是一致的,時至今日,這篇文章仍然閃耀著思想光輝,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 ... ...
關鍵詞:拿來主義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