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周亞夫軍細柳》PPT免費教學課件下載,共18頁。
一、熟讀課文,簡要復述文中的故事。想一想漢文帝為什么稱周亞夫“真將軍”,與同學交流。
1.復述故事略。
2.原因: ①細柳營中“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一派常備不懈、嚴陣以待的景象?梢娷婈犛柧氂兴,周亞夫治軍有方。②文帝到細柳營,“先驅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節下詔,“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在細柳營中,文帝也要遵循軍令,按轡徐行?梢娷娂o嚴明,令行禁止。③面對天子,周亞夫說:“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可見周亞夫剛正不阿,恪守軍禮。
除了以上三點原因外,霸上及棘門軍提供了反面例子作為對比,而在“匈奴大入邊”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和周亞夫這樣治軍有方的將軍。
二、《史記》寫人時常“用兩種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不同的結果,作為對照”(李長之語)。細讀課文,說說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對刻畫人物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一)對比及作用
1.“情勢”的對比。文帝在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與在細柳軍的兩次入營受阻、在營中“不得驅馳”“按轡徐行”形成對比,體現出周亞夫的治軍嚴明。
2.“性格”的對比。在霸上及棘門軍“將以下騎送迎”與在細柳軍周亞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對比,體現出周亞夫的剛正不阿、恪盡職守。
3.“結果”的對比。出營門后,群臣的“驚”和文帝的“稱善者久之”形成對比,表現出文帝的賢明、識大體。
對比的作用
對比手法給出了反面的參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鮮明。
(二)襯托手法以及作用
1.文中大量細節描寫,都是從側面襯托周亞夫的形象。
如:細柳軍士吏全副武裝
軍門都尉、壁門士吏傳達將軍的指示
文帝以及群臣的反應
2.側面襯托的好處
避免了單一從正面寫來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觀察人物的視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
... ... ...
關鍵詞:周亞夫軍細柳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