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狼》PPT精品課件(第1課時),共34頁。
《狼》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簡短,但情節緊張曲折,易于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此文用簡練的語言刻畫豐富的形象,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學習語言的良好例子。此文簡明的故事中蘊含深刻的道理,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也可以引導學生體會人的智慧,從中獲得啟示。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和句式,初步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讀懂故事,厘清故事情節,能夠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故事的寓意。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他自幼出身于書香門第,勤學、聰敏,從小熱衷于功名,但一生考場不利,19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時,但后來屢試不第,直到71歲時才做了貢生。他在家鄉設館教書,創作了許多鬼怪故事,后來匯編成書,就是《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集了短篇小說491篇。“聊齋”是作者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作者通過談狐說鬼,諷刺當時社會的黑暗、官場的腐敗、科舉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藝術成就很高,具有現實意義,故事曲折離奇,人物形象鮮明生動。郭沫若曾稱贊蒲松齡的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出生于書香世家,從小就喜愛民間文學,喜好搜集民間奇聞逸事,再加上科場、仕途的失敗使他滿腔悲憤,雖身不在官場,但對科舉和官場的黑暗有深刻的認識,于是創作了《聊齋志異》。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開了一家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一個故事代替茶錢。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經過整理、加工,他都將其收錄到了《聊齋志異》中!独恰吩墓灿腥齽t故事,課文選的是第二則。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作家作品,疏通了文意,積累了文言詞語和句式,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明確了“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基本故事情節,可謂驚心動魄。下節課,我們將走進故事情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探究狼和屠戶的形象及課文的深意。
......
關鍵詞:狼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