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借書說》PPT課件
學習目標:
1、 懂得珍惜現在優越的學習環境,專心學習。
2、學習課文構思嚴密,對比鮮明的寫作特點。
3、了解一些雙音詞的古今異義。
作者簡介
課文作者袁枚還有號簡齋,他生活在號稱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中過進士,做過江寧等地的知縣。33歲辭官,定居南京,在小倉山筑園林,因是金陵織造園林舊址,故改其名“隨園”,又因此自號“隨園老人”,晚年還自號“倉山居士”,過著論文賦詩的悠閑生活。他一生喜愛山水田園,思想比較自由解放,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創性靈說,反對模仿古詩文的格調。認為“凡作詩文者,寧可為野馬,不可如疲驢。”
... ... ...
解題:
黃生,姓黃的讀書人,他的名字叫允修。
“說”是古代一種非;顫姷奈捏w,篇幅不長,內容是議論性的,常就某種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提出精辟的見解,跟現代的雜文或雜感相似。
這篇“說”是作者就黃生允修向自己借書一事發表議論。
注意下邊加點字的讀音:
強(qiáng)假
惴(zhuì)惴
庋(guǐ)藏
俟(sì)
素蟫(yín)
釋詞:
隨園主人:袁枚自稱。隨園,在江蘇南京市北小倉 山上,袁中年辭官后居住的別墅。
七略: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分類著作,分為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七部。
子孫棄者無論焉:無論,短語,不用說、不必說。
慮人逼。簯],擔心。俟異日:等他日。俟,等。公書:把書公開,慷慨出借。
... ... ...
參閱課文注釋默讀課文。
要求:
進一步給生字和容易讀錯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
概括各段大意,注意課文中引號用法,說說課文是按什么思路組織內容的?
課文分析
據此,課文組織內容的思路是先闡明自己對借書讀書的看法,然后向黃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課文可分為兩部分。
1.第一部分(1-3段):闡明“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
2.第二部分(4-5段):向黃生提出“讀書也必專,”“歸書也必速”的希望。
... ... ...
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①這部分共3段,第1段先交代寫作本文的緣由,再以“授以書而告之曰”統領下邊兩段內容。這里的“授以書”應是“以書授(之)”,把狀語后置了。
②學生自讀第2段,參閱課文注釋理解文義,并注意理解下邊加線詞的意思:
然天子讀書者有幾:然而、可是。 無論:不要說。 非獨書為然:這樣。 強假:勉強借的。 若業:如果已經。 為吾所有:被。 俟異日:等到。 高束:束之高閣。把東西捆好,放在高處。
這段提出論點,再用藏書者不讀書的實例加以證明。
... ... ...
讀第3段,參閱課文注釋理解文義,并注意理解下邊加點詞的意思:
家貧難致:得到。 所覽輒省記:覽,閱讀。輒,就。。▁ǐng)明了,明白。 俸去書來:薪俸。 可惜:值得珍惜。(今義:表示惋惜)
這段文寫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論證“書非借不能讀”的中心論點。討論如下問題:
a.作者是怎樣以自己的經歷來論證論點的?
b.如何理解“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總結:這段以作者讀書的親身經歷,把少時借書專心讀和做官后有書棄置不讀進行對比,論證了中心論點。這是第一部分的第2層。
... ... ...
齊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課文以社會實例和作者自己的讀書經歷論證了“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黃生及青年人要珍惜大好的學習條件,發奮讀書。
本文的觀點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本文觀點是“書非借不能讀也”。意思是說,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認認真真地讀。
注意:不能理解為“書不是借來的就不能讀”。請讀“子不聞……子孫棄者無論焉。”
作者是怎樣論述這一觀點的?
明確:作者開宗明義提出這一新穎獨到的見解,使讀者產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緊接著以“子不聞……”一句設問,引出例證,同學們看看這樣的例證有幾個?
明確:三個。①天子──七略四庫,②富家──汗牛塞屋,憤慨地指責位高書多而不讀。③其他──“祖父積、子孫棄”更不屑一提。歷數三種人藏書不讀書,從反面有力地證明了作者的觀點。(板書:反證)有書而不讀,依此類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關鍵詞:黃生借書說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黃生借書說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