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PPT課件6
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當代女詩人,作品有《雙桅船》、《舒婷顧城抒情詩選》。
這首詩發表于1979年7月,據說成詩卻早在1976年4月24日,寫于“四五”運動發生后不久。從十年浩劫中生活過來,有著太多的坎坷經歷的青年詩人舒婷,面對凝聚著深重災難和獲得新生的祖國,很自然地產生出一種為個人的不幸而哀傷,為祖國的不幸而憂慮,同時又對個人與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的憂患意識與歷史責任感。這首詩有著沉重的歷史感,表達了一種希冀光明的痛苦與信念。
... ... ...
詩歌的“意象”
詩人寫詩時,常常用物承載自己的感情,這個承載了感情的物就是意象.
如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
它的特點是:以外部感覺為基礎,使主體不可感的感情,變成可以用五官感知,變得看得見(如礦燈)、摸得著(如隧洞)、聽得到(如疲憊的歌)。
朗讀第一節,思考以下問題:
1、詩人創造了幾個意象?分別是什么?
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
2、這些意象之間有什么聯系,寫出了什么樣的內容?
都表現了祖國——中國的特點,概括出中國處于貧窮和落后的狀態。
感情基調:深沉而悲痛。
... ... ...
朗讀第二節,思考以下問題:
1、本節所表現的情感是單一嗎?
不是,既寫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寫出了人民的希望。
2“是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如何理解?比喻
表達了長期以來希望太渺茫,像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又未落地面。
3、聯系上下節,本節在全詩結構中起了什么作用?
本節是全詩情感結構上的轉折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下面的詩句開始出現亮色和激情。
朗讀第三節,思考以下問題:
1、本節感情色彩是否起了變化?有什么變化?
由悲哀愁苦變為欣喜亢奮。與上節形成鮮明的對比。
2、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找出詩人感情變化的原因。
“四人幫”的覆滅,使古老的中華民族從迷茫中蘇醒,從苦難中奮起。四個現代化在逐步展開,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在逐步實現。
3、詩人創造了哪些意象來表達這種感情?
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
共同特點:一切都充滿生機和活力。
... ... ...
討論:
1.這首詩是詩人以第一人稱來寫的。怎樣理解詩中的“我”?
詩人自己;
整個古老的中華民族;
是祖國肌體的一部分;是偉大祖國形象的代表
... ... ...
總結:詩人從十年浩劫中生活過來,有著太多的坎坷經歷,她更能體會出祖國命運與個人命運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面對凝聚著災難和獲得新生的祖國,自然地產生出一種為個人不幸而悲傷、為祖國不幸而憂慮,同時又有對個人與祖國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的憂慮意識與歷史責任感!蹲鎳,我親愛的祖國》就是表達詩人這種理念與心聲的動人樂章。熱愛祖國、歌頌祖國,不僅是文學永恒的主題,更是民族振興的精彩傳唱。我們有理由、有信心唱得更響、更亮。
關鍵詞: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