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殘損的手掌》PPT課件9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杭州市人,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又稱“雨巷詩人”。
詩歌特征:
詩境的蒙朧美、 語言的音樂美、 詩體的散文美。
曾赴留學,受法國象征派詩人影響。
主要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戴望舒詩集》
... ... ...
穿插背景:
這首詩寫于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詩人戴望舒從淪陷區的上海來到香港,主編一家報紙的副刊,在報紙上編發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
《我用殘損的手掌》就作于那個時候。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歌。
思考一:
(1)有兩行總領全詩,是哪兩行,為什么?
(2)詩人的手掌是如何摸索的?
摸索:
這一角 那一角 家鄉 長白山
黃河 江南 嶺南 南海 那遼遠的一角
思考二:
這一角變成灰燼,
那一角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看看上面的詩句漏掉了什么?讀一讀,然后想一想,哪一處不能漏掉?
... ... ...
思考三:
1、“運”換成“用”行不行?讀一讀!
2、“輕撫”和“貼”是怎樣的動作?讀一讀!
3、“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這是兩個一向被人稱道的句子,為什么?
4、“太陽”“春”兩個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
關鍵詞: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我用殘損的手掌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