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金屬材料》鐵 金屬材料PPT教學課件(第2課時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共44頁。
素養目標
1.具有證據意識,能基于證據對物質變化提出可能的假設,通過分析推理進行計算和論證
2.掌握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一般方法和步驟。能逐步熟練在計算中應用物質的量,掌握計算的技巧和方法
素養初培
任務 物質的量應用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通過化學方程式或關系式進行計算,對其他物理量和物質的量綜合使用考查,頻率較高。應注意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計量數,更要明確各物質前后對應(計量數),上下一致(物理量)
(1)上面圖示說明化學反應遵循的定律是什么?
【答案】宏觀上,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微觀上,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保持不變。
(2)將5.6 g鐵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是多少?
【答案】2.24 L。
(3)將5.6 g鐵放入含有0.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氫氣的體積是多少?
【答案】1.12 L(若已知兩種或以上反應物的量,計算時首先要判斷哪種物質過量,以完全反應的物質的量為標準進行計算)。
(4)將一定量的鐵放入稀硫酸中,完全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5.4 g,計算參加反應的鐵的物質的量。
【答案】0.1 mol(本題可以用差量法計算,1 mol鐵完全反應生成1 mol H2,溶液質量增加54 g,現在溶液質量增加5.4 g,則反應的鐵的物質的量為0.1 mol)。
[深化理解]
1.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中的“三個規范”
(1)書寫規范:各種符號的書寫要規范,大寫字母與小寫字母的意義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爾質量,而“m”表示質量;“N”表示粒子數,而“n”表示物質的量。
(2)符號規范。
①設未知數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號表示,且要注明物質(或粒子)的符號。如設參加反應HCl溶液的體積為V[HCl(aq)]。
②各物理量及單位、物質的名稱、公式等盡量用符號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求NaOH的質量時就寫成:m(NaOH)=c(NaOH)·V[NaOH(aq)]·M(NaOH)。
(3)單位規范:把已知量代入計算式中計算時都要帶單位且單位要統一。
2.化學計算中常用的三種方法
(1)關系式法。
當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間是靠多個反應來聯系時,只需直接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如把CO還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根據化學方程式知3CO~3CO2~3CaCO3,即CO~CaCO3。
(2)守恒法。
①質量守恒。
宏觀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守恒。
微觀守恒: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恒。
②得失電子守恒。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等于還原劑失電子總數。
③電荷守恒。
ⅰ.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所帶負電荷總數等于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
ⅱ.離子方程式中,反應物所帶電荷總數與生成物所帶電荷總數相等且電性相同。
(3)差量法。
根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有關物理量發生的變化,找出所謂“理論差量”,如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物質的量差、氣體體積差等。該差量的大小與反應物的有關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這種比例關系,解決一定量變的計算題。
... ... ...
關鍵詞:金屬材料PPT課件免費下載,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PPT下載,鐵金屬材料PPT下載,.PPTX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