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PPT優質課件,共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與19世紀中期相比,1913年英、法、德、美在工業產量(經濟實力)和殖民地面積上有何變化?
1913年英、法、德、美的比較(注:英法為老牌殖民國家、美德為后起的國家)
在錯綜復雜的爭奪霸權的斗爭中,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三對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為主要矛盾。1879年,德奧結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集團。1904年、1907年英國協調了與法國、俄國的矛盾,簽訂了英法協約、英俄協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根據材料指出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各自的盟友國。
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
凡爾登戰役與大戰結果
了解大戰的參戰國、主要戰場等史實。
由于死亡人數太多,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德國企圖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敗。
結合教材和相關史實,說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和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和奧匈帝國首先挑起的,在戰后應該審判的是他們;而英國、法國、俄國是世界秩序的保護者,應該肯定;美國是見義勇為者,應該表揚;塞爾維亞參與戰爭是為了維護民族獨立,是正義的,但從整體上來說,它無法改變一戰的帝國主義戰爭性質。材料中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四種勢力參戰性質的評價是否正確?為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我們留下的思考還遠遠沒有結束,戰爭總是殘酷的。在聯合國廣場上,有一尊引人注目的雕塑——鑄劍為犁,它象征著全世界人民盼望“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愿望。在全球走向一體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 ... ...
關鍵詞: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