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PPT優質課件,共18頁。
一、國際秩序的失衡
1.根本原因
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
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世界的爭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英德矛盾焦點:市場、殖民地、制海權
2.具體原因
列強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的斗爭日益激化,形成兩大帝國主義軍事集團,競相擴軍備戰,使國際局勢日益緊張。
3.導火索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使國際局勢迅速惡化
性質:一戰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二、帝國實力的碰撞
(一)戰爭進程
美國、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俄國在十月革命勝利后退出一戰。
影響:增強協約國的經濟、軍事實力,使戰局朝向有利于協約國的方向發展。
戰爭結束——同盟國的慘敗
德國簽署停戰協議 ,一戰結束(1918.11.11)
(二)戰爭影響
思考:一戰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①一戰給世界造成深重災難
②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③美國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
④戰爭改變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
三、國際秩序的重構
凡爾賽體系
①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
②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
③裁減軍備
④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
⑤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
華盛頓體系
①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的海軍軍備;
②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特權;
③“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
性質: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
宗旨: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
成員:蘇俄、戰敗國最初被排斥,美國未參加。
結合一戰的影響,如何評價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⑴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在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矛盾,使資本主義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時期(1919-1929)。
⑵承認民族自決原則,改變了歐洲和中東的政治格局,出現了一系列歐洲新興民族國家。
⑶通過國際會議的外交斗爭調解國際關系比軍事對抗方式是一大進步。
⑷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歐洲中心地位受到削弱,美、蘇、日崛起。
... ... ...
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