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下冊《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PPT免費下載,共30頁。
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秩序的變動,了解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過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歷史意義。
一、列寧主義的形成
1、歸納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
沙皇專制統治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工業的發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產業工人。
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展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社會民主工黨即蘇聯共產黨的前身)
1900年,流亡國外的列寧創辦《火星報》,宣傳馬克思主義。
2、標志:1903年,俄社會民主工黨二大,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和列寧主義的誕生。
3、內容
①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帝國主義論”)
②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
③“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一國勝利論”)
④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學說)
二、十月革命的勝利
1. 背景:
經濟:俄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但相對落后,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政治:二月革命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帝國主義戰爭,加劇社會矛盾。
階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成熟。
思想:列寧主義的產生。
戰略策略:1917年4月,列寧提出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四月提綱”)。
2. 過程
(1)占領冬宮:1917年11月7日。
(2)成立新政權: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3. 歷史意義
(1)俄國與世界歷史進程中的劃時代事件。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世界格局,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
(2)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
(3)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
三、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背景:戰爭威脅政權;糧食極度匱乏。
積極影響: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
消極影響: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二)新經濟政策的實踐
1、背景
國內戰爭結束后,戰時共產主義的弊端日益顯現,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1921年3月,蘇俄政府決定實行新經濟政策。
2、內容
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同時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
3、作用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4、評價:
消極: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影響了蘇聯的發展: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思考探究:
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給我們提供了哪些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①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要適應本國生產力的狀況。
②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政策措施要能調動人民積極性。
③建設社會主義要跳出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要實事求是。
④建設社會主義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
... ... ...
關鍵詞: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