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芣苢》PPT課件,共14頁。
《芣苢》PPT課件包含教學目標、導入新課、寫作背景、作者介紹、層次結構、全文分析、布置作業等內容。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圣人以為不習《詩》,都沒法子說話,一開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語言方式就是謙謙君子雍容揖讓的典雅之風。我們已經通過《關雎》和《蒹葭》傾聽了先民的歌唱,領略了中國詩歌源頭的美麗。今天,我們繼續聆聽先民的心聲《芣苢》。
《詩經》中的詩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作者成分很復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除了周王朝樂官制作的樂歌,公卿、列士進獻的樂歌內文,還有許多原來流傳于民間的歌謠!镀]苢》是《詩經》中的一篇,是當時人們采芣苢時所唱的歌謠。
《詩經》在句式上有何特點? 作為配樂吟唱的詩歌,《詩經》在句式上斑斕豐富,以四言為主,四句獨立成章,其間夾雜二言八言不等!镀]苢》中尤為明顯,通篇短促的四字句顯得節奏感鮮明,易于傳誦吟唱,是構成全文整齊韻律的基本單位。 2、朗讀《芣苢》一詩,尋找聲韻及用詞上的特點。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擷之。 (1)聲韻上的特點。 靈活運用了雙聲疊韻之手法,全詩總共變換了六個字,在聲韻上都存在著顯著的特點。
第一句中的“采”(cai)和第二句中的“有”(you)由于古代語音演變,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具有雙聲和疊韻的特點,但第三句中的“掇”(duo),第四句中的“捋”(luo),第五句中的“袺”(jie),第六句中的“襭”(xie),至今仍然具有雙聲和疊韻的特點,這使得其節奏舒卷徐緩,也在內容中形成了動作的進程和情感的變化循序漸進之效,在意義表達和修辭以及情感體驗上都耐人尋味。 3、《芣苢》一詩句式上的鮮明特點是什么? 重章疊句是《芣苢》中尤為重要的藝術手法,全篇共三章相疊,在不同的詩章里又疊用相同的詩句,“采采芣苢”四字的反復疊用,占據了全篇的半壁江山。此種巧妙的復沓結構,使詩歌圍繞同一旋律反復詠唱,易于流傳,節奏輕盈舒緩,不乏余音裊裊之效,盡顯其音樂之美感。
《詩經》中的主要表現手法有哪 些? 《詩經》關注現實,抒發現實生活觸發的真情實感,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手法,開啟了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手法。鋪陳直敘的賦,以物喻物的比,觸物興詞抒發情感的興,這些手法的嫻熟運用,在《詩經》各篇章中俯拾皆是,它們在詩歌創作中共同為作者表達本事和抒發情感服務。極少數詩歌全篇運用單一的手法,絕大多數詩歌往往同時兼具不同的藝術手法,多是交叉使用,相輔相成,共同營造出最佳的表達效果,使各詩篇都獨具匠心。
... ... ...
關鍵詞:芣苢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