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芣苢》PPT課件下載,共14頁。
了解《詩經》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对娊洝肥侵袊F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朱嘉《詩集傳》:“賦者,敷也,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邶風˙擊鼓》所言“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者”, 很直接、很熱烈地將自己的誓言表達出來。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屬此類。朱熹:“興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魏風˙碩鼠》通篇用比。
興即起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朱熹:“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如《周南˙關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竊究淑女,君子好述”,用“睢鳩鳥在河中鳴叫”來起興。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譯文:繁茂鮮艷的芣苢,采呀采呀采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采呀采呀采得來。繁茂鮮艷的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繁茂鮮艷的芣苢,提起衣襟兜起來。繁茂鮮艷的芣苢,掖起衣襟兜回來。
小結
這首詩歌,是先秦時代的農人在田野間采摘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展現了農人勞作忙碌而歡快的場景。
雖然只是單一的采摘動作,但作者卻使用了“采、有、掇、捋”四字去描繪,就連用衣襟兜裝芣苢也用了“袺、襭”二字刻畫,體現出作者對農人勞作過程細致入微的觀察,同時也暗示作者可能具有非常豐富的鄉間生活閱歷。
《詩經》中重章疊句的運用十分普遍,而這首《芣苢》的疊章之甚可謂絕無僅有。讀者雖然不見采摘芣苢之人,卻依然能感受到他們采摘芣苢過程中緊張有序而又興高采烈的情緒起伏。就連那株株的芣苢,也仿佛在這農人的歌唱聲中鮮活靈動起來……
... ... ...
關鍵詞:芣苢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