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芣苢》PPT教學課件,共18頁。
學習目標
反復吟誦,感受兩首詩歌不同的語言形式表現出的聲情之美。
涵詠咀嚼,體味詩歌的表達方式和其中呈現出來的勞動意趣。
品讀詩意,認識古代勞動者不畏艱難、樂觀積極的勞動精神。
詩經六義
所謂《詩經》中的“六義”,即是指三個部分“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十五國風,共160篇。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為貴族創作詩歌,諷刺現實,表達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描寫朝會宴會,一般看作“正聲”!洞笱拧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頌,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內容多為歌頌祖先功業!吨茼灐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前人說此詩,“自然生其氣象”,那么這首詩,你覺得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要表達一個什么主題?
這是一首集體勞動的贊歌,描寫了人們集體采摘芣苢的過程,表達了勞動者喜悅的心情。
詩中“采、有、掇、捋、袺、襭”這六個字的順序能夠更換嗎?試結合詩歌分析原因。
不能。這首詩用詞連貫,是按勞動情景的推進來寫的。人們從一開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開了勞動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這是一個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勞動過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滿載而歸,所以順序不能更換。
... ... ...
關鍵詞:芣苢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