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立在地球邊上放號》PPT下載,共20頁。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PPT課件包含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層次結構、全文分析、布置作業等內容。
本詩寫于1919年9、10月間。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正是那種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1914年留學日本,1921 年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成立創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后,編輯《創作[自主學習]周報》《洪水》,提出“革命文學”主張;1928 年2月因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埋頭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直到抗日戰爭爆發后秘密回國。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浪漫主義的天才詩人。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意思是作者站在地球邊上,俯瞰地球,吹響了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更深層的是對于力的贊歌,是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層次結構
前三節,描繪了一幅海濤洶涌、海天之上自云怒涌的宏偉而壯麗的畫面。
第四節,過渡,由景入情,進一步突出了海濤洶涌的壯麗景象,又引發了詩人的主觀感受。
第五至第七節,對“力”的高度贊美。
讀罷《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品讀講解后明確:蒼茫的宇宙,飄浮的白云,一.顆藍色的星球,廣表無垠的大洋,波濤洶涌的大。--.-讀罷《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第一印象就是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氣勢磅礴的宇宙素描。
讀罷《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產生的疑問是什么?
品讀講解后明確:進而稍加思索,不禁會問如此宏大的大手筆出自何人之手呢?力,那便是力的杰作!詩人的思緒好像是一只放足了線的風箏在猛地回收,想到了事物最本質的一面。“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詩人又想到了關于宇宙深邃的一面,宇宙的生生滅滅,萬象的更新,其原動能源都在于“力”。
... ... ...
關鍵詞:立在地球邊上放號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