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大自然的語言》PPT教學課件(第1課時),共24頁。
《大自然的語言》PPT課件包含情境導入、學習目標、整體感知、小組活動、課堂小結等內容。
春夏秋冬,斗轉星移;草木榮枯,候鳥去來,大自然豐富多彩.那么,這些豐富多彩的物候現象與人類有何關系呢?為什么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呢?今天,我們將一起去破譯大自然的語言,探詢大自然的奧秘!洞笞匀坏恼Z言》是一篇介紹物候學知識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和地理學家竺可楨。
把握文章脈絡,合理劃分文章層次。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學。
第二部分(4~5段)說明物候觀測對農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說明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說明研究物候學的意義。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第一段哪些事物屬于“大自然的語言”?第一自然段描繪了一年四季豐富的物候現象,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的?第一自然段哪些詞語說明了時間的推移?
第二自然段舉了哪些例子說明“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第二自然段舉的三個例子按照什么順序?
第三自然段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描寫一年四季的物候現象運用了哪些詞語?請同學們仔細揣摩,品味,并談談你的理解。
寫春:大地蘇醒、冰雪融化、草木萌發、花次第開放
寫夏:燕子翩然歸來
寫秋:簌簌,銷聲匿跡,衰草連天,準備迎接
寫冬: 風雪載途
說明文中穿插描寫的好處:使文章生動形象,如一幅四季風光畫。
... ... ...
關鍵詞:大自然的語言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