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
第一部分內容:學習目標:
1、知道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原因、兩個階段,內容、結果和影響,能正確評價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引導學生認識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形式、特征、影響
3、列出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原因、過程和意義;知道凱末爾改革的內容和性質。
學習重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內容影響和凱末爾革命和改革。
學習難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評價。
... ... ...
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第二部分內容: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原因;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2、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第一階段內容和結果;
時間:1920年
內容(斗爭形式):
A.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
B.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
C.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商品;
D.拒絕納稅,等等
結果: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決定停止運動。
3、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第二階段內容和結果;
時間:1930年
內容(斗爭形式):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稱“文明不服從運動”。甘地向殖民當局提出了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等要求。帶領擁護者自取食鹽。
結果: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決定停止運動。
4、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特點和影響。
特點: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獨立。
影響:①甘地發動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眾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甘地為防止暴力革命,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
... ... ...
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第三部分內容:土耳其的凱末爾革命
1.背景:
①一戰后,戰敗的土耳其成了西方列強瓜分的對象,被迫與協約國簽訂《色佛爾條約》,民族危機深重
②為維護民族獨立和領土完整,避免進一步被瓜分。
2.目的:
為了維護民族獨立和領土完整,避免被進一步瓜分。
3.領導人:凱末爾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土耳其語: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5月19日-1938年11月10日)土耳其革命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共和國締造者,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總理及國民議會議長。生于薩洛尼卡(今希臘境內),木商家庭出身。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國會向凱末爾賜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語"Ata"就是父親,"Atatürk"(阿塔圖爾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之意。
4.過程:
1921年初,凱末爾組建了土耳其國民軍。第二年,國民軍打敗了由英國裝備的希臘軍隊,迫使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停戰協定。
凱末爾革命的性質: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5.結果:
(1)1923年7月,土耳其與協約國在瑞士的洛桑重新簽訂了《洛桑條約》,保持了土耳其的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
(2)______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為共和國,______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
《洛桑條約》亦稱《洛桑和約》,Treaty of Lausanne。全稱《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土耳其和約》。1923年7月24日,以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希臘、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國等7個協約國為一方,以土耳其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締結,次年8月6日生效。
6.凱末爾改革措施:
①政治: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實行政教分離,確立國民議會的立法權;
②習俗:廢除男女不平等的規定,提高婦女地位;
③經濟:效仿蘇聯,統一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④文教:a.擴大世俗教育,規定學校必須傳授西方科學技術;b.實行文字改革,以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7.凱末爾革命影響:
①凱末爾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勝利。
②它鞏固了國家獨立,結束了落后的封建統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
... ... ...
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第四部分內容:難點釋疑
凱末爾革命的意義:
(1)凱末爾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奧斯曼帝國6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和神權統治,建立了土耳其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共和國。
(2)凱末爾革命的勝利,使土耳其擺脫了民族危機,為發展民族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創造了前提條件。
(3)建立民族國家體系,是20世紀亞洲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發展的趨勢。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開創了這一趨勢的先聲。
(4)建立民族國家后,進行現代化改革成為落后國家的當務之急,也是以后獨立民族國家走向富強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后所進行的、以世俗化為特征的現代化改革,具有深遠意義。
... ... ...
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第五部分內容:過關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認為,爭取權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對罪惡的消極的不抵抗”,而是“對罪惡的積極的非暴力抵抗”。下列歷史人物與他有類似主張的是( )
A.華盛頓 B.孫中山
C.凱末爾 D.甘地
2.1920年,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計劃。其根本目的是( )
A.擴大國大黨的勢力
B.反對英國殖民統治
C.取得印度自治
D.提高民族自尊心
3.《甘地自傳》中記述:大英國帝國近百年的殖民統治在這小小鹽粒攻擊下岌岌可危。這指的是“食鹽進軍”運動( )
①迫使殖民當局改變策略
②使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達到高潮
③引起全國性的反英斗爭
④實現了“英國退出印度”的政治訴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甘地領導了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下列描述符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是( )
A.實行了多方面西方化的社會變革
B.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獨立大業
C.是反抗殖民統治的獨特道路
D.進程中始終堅持非暴力
... ... ...
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第六部分內容:拓展閱讀
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圓柱形紅色禮拜帽是神圣的宗教和帝國的象征。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凱末爾擔任總統,選擇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現代化道路,推行改革,但遇到巨大阻力。1925年凱末爾下令,禁止戴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改戴歐式禮帽。但這一禁令遭到廣泛抵制,隨后政府規定戴土耳其禮拜帽有罪。
此舉引起強烈不滿,在一些地方甚至引發公開抗議和騷亂,但均被凱末爾鎮壓,有些人被處以絞刑。經過凱末爾政府一段時期的強力推行,終于有不少人開始戴歐式禮帽,從而告別傳統的土耳其禮拜帽。——摘編自劉易斯《現代土耳其的興起》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歷史PPT課件免費下載,亞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