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語言》PPT課件2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能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2、欣賞本文平實易懂的語言。
3、學習作者大雅似俗的語言風格。
4、學習本文道理論證和事例論證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
分析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教學難點
品位本文大雅似俗的語言風格。
... ... ...
請給加點字注音
時髦(máo)
弄巧成拙(zhuō)
圩堤 (wéi)
以訛傳訛(é)
娓娓動聽(wěi)
斟酌(zhēn zhuó)
費解:不好懂。
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適得其反:結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不假思考:不經過思考。假:憑借,通過。
頭頭是道:這里形容說話很有條理。
... ... ...
理清本文的結構,擬一份簡易的提綱。
第一部分(第1段)掌握好語言這個工具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2~5段)要注意語言的口語化。
第一層(第2段):有的文章脫離口語的原因及后果。
第二層(第3~5段):舉三個例子加以論證。
第三部分(第6~12段)要注意語言的規范化。
第一層(第6段)口語要經過加工才能上升為書面語。
第二層(第7~9段)報刊語言更應準確化,規范化。
第三層(第10~11段):既要規范,又要大眾化,不應以約定俗成反對規范化。
第四層(第12段)語言規范化的標準不是固定不變的。
... ... ...
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他是怎樣逐步提出來的?
先闡明“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2-5段),
再闡明“書面語應當是規范化的”(6-12段).
最后歸納出中心論點: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范化。
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
(1)第3段: 本篇報道中的不準確的句子“故作姿態”;
(2)第4段中對“七月流火”的誤用;
(3)朱自清晚年作品與早年作品的比較;
(以上三例證明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
(4)第6段:發言與記錄的區別;
(5)對“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
(6)第9段:對“不以為然”意思的誤解。
(以上三例證明書面語應規范化)
... ... ...
開展講笑話,明語病的競賽活動
例:小靜給在外地工作的媽媽寫信:“親愛的媽媽,好久不見了,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在我的成績是日新月異,老師對我的關懷無所不至。……祝你健康快樂,永垂不朽!”
毛病,用詞不當。“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日新月異”“無所不至”“永垂不朽”有誤。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例如:“凱旋歸來”;“這次比賽非要拿第一”;“改革開放后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通過學習,使我提高了思想覺悟”等口語中常犯邏輯或語法方面的錯誤。
說明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書面語語應當規范化。
關鍵詞:談語言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談語言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