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五首》PPT課件2
雜詩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王維簡介
王維(約701-761),唐代著名詩人,字摩詰,河東人。外號“詩佛”。他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和孟浩然合稱為“王孟”。蘇東坡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注釋】
1.雜詩:寫隨時產生的零星感想和瑣事,不定題目的詩。
2.來日:來的時候。
3.綺(qǐ)窗:雕畫花紋的窗戶。綺,有花紋的絲織品。
4.寒梅:冬天開的梅花。
5.著花未:花開了沒有?著(zhuó),開放;著花,開花。
請你講解這首詩的大意。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你從家鄉來,應該知道家鄉的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你來的時候,我家窗前的梅花開了沒有?
... ... ...
賞析詩歌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寫離家人向來客詢問家中的情況,表達了濃郁的思鄉之情。
《雜詩》在語言風格和句式上有什么特點?
語言風格:質樸清新,口語入詩,平淡而雋永。
句式運用:問句結尾,可見詩人對親人的強烈思念之情。
悟詩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雜詩》通過描寫游子詢問家鄉的情況,表達了作者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思鄉之情)
... ... ...
作品與作者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河南省沁陽縣)人,唐代詩人。與杜牧合稱為 “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品讀、停頓、會意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品讀欣賞
君問歸期未有期,
一句之中兩個“期”字,先停頓后轉折,一問一答,一揚一抑,思念友人、欲歸不得的愁苦躍然紙上。
巴山夜雨漲秋池。
寫眼前景象,使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漲滿的秋池。
“漲”字,既寫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現詩人愁思之綿綿深重。
... ... ...
淮上與友人別
鄭谷
作者簡介
鄭谷(約848-約909),晚唐詩人,字守愚,袁州人。有詩集《云臺編》。
淮上,即揚州。江蘇省的城市,我國歷史文化名城。
揚子江頭楊柳春,
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
君向瀟湘我向秦。
... ... ...
品析名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以自然的變化安示社會的發展, 個人的沉淪不算什么,社會總要向前發展,未來肯定比現在好,前景無限美好.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表現詩人 堅定和樂觀的精神.
關鍵詞:詩五首教學課件,語文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詩五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