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五首》PPT課件3
古詩中常見的思想感情
憂國憂民 建功報國 懷古傷今
蔑視權貴 憤世嫉俗 懷才不遇
寄情山水 歸隱田園 登高覽勝
惜春悲秋 思鄉懷人 長亭送別
思鄉念親 相知相思 別恨離愁
詩中形象意義:
落葉—失意
春風—得意
大海—開闊
流水—嘆惜
古跡—懷舊
梅花—傲視
... ... ...
詩歌的特點
通過抒發強烈的感受和情緒以反映社會生活。
采用簡潔、凝煉的語言,分行分節的句式章法。
多用比喻、夸張、擬人、象征等手法。
王維(701-761),字摩詰(jié),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王維在唐詩的范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任過大樂丞、右拾遺等官,安祿山叛亂時,曾被迫出任偽職,后兩京收復,降職為太子中允,復累遷至給事中,終尚書右丞。
... ... ...
作品與作者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河南省沁陽縣)人,唐代詩人。與杜牧合稱為 “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傳世。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 ...
賞析詩歌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創設了一個怎樣的情境?從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創設了一個與親人團聚的歡樂情景,表達了思念朋友,渴望團聚的心情。
小結:
這首詩通過歸期的問詢和回答,抒發詩人羈旅他鄉對友人思念的深情。詩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出現,造成了回環往復、纏綿曲折的意思。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寫離家人向來客詢問家中的情況,表達了濃郁的思鄉之情。
《雜詩》在語言風格和句式上有什么特點?
語言風格:質樸清新,口語入詩,平淡而雋永。
句式運用:問句結尾,可見詩人對親人的強烈思念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
... ... ...
閱讀理解
1.首聯交代了什么?“凄涼地”、“棄置身”表露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貶地之荒避,貶時之漫長。
痛苦、寂寞
2. 頷聯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描寫了怎樣的現狀?體會詩人此時此刻的心情。
用典
寫回鄉所見,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對此景詩人百感交集(感慨萬分)
3.頸聯寫的是什么意思?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境界?
——“沉舟”“病樹”自比遭貶,“千帆過”“萬木春”比喻
自己被貶后,新貴們仕途得意。
——這兩句詩客觀上飽含著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充滿
了哲理,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心胸豁達。
4.結合標題,談談尾聯的用意。
——尾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 ... ...
小結:作者借由這首詩抒發了不能任由自己任意放縱,一味地消沉下去,他筆鋒一轉,又與友人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他對生活并未完全喪失信心。詩中感慨很深,但讀起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而相反是振奮。
關鍵詞:詩五首教學課件,語文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件,七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詩五首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