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PPT課件11
故事背景
戰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后期,秦、楚、趙、魏、燕、韓、齊“七雄”并峙,戰火頻繁。秦國是最強的一個。秦國地處函谷關以西,其余六國在函谷關以東。趙國的東面是富強的齊國,西面是強大的秦國。趙國處在兩大強國之間。“完璧歸趙”的故事發生在秦國全力進攻楚國的時候。秦國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對付趙國,主要是用威脅的手段占趙國的便宜。
人物簡介
廉頗(生卒年不詳),封信平君,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與白起、王翦、李牧并稱“戰國四大名將”。他曾在對齊國、魏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后,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并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晚年時,因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去世后葬于壽春(今安徽壽縣境內)。
... ... ...
品讀課文
(1)課文中有幾個小故事?找出每個故事相應的自然段。
(2)用一個合適的小標題概括每個小故事的內容。
(3)各個故事之間有什么聯系?
課文共講述了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1—10自然段)完璧歸趙 。
第二個故事(11—15自然段)澠池之會。
第三個故事(16-18自然段)負荊請罪。
字形相近的字:
璧( ) 壁( )
秦( ) 奏( )
歸( ) 舊( )
克( ) 刻( )
詞語解釋:
攻無不克:攻城奪地,沒有拿不下來的。
戰無有勝:形容強大無比,每戰必勝。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用來打人的東西。本課指廉頗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這個成語現用來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同心協力: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 ...
藺相如為上卿后,廉頗的反應 :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
1、你感覺廉頗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廉頗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2、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張嘴”嗎?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藺相如并不僅僅靠一張嘴,他是有能耐的。
對于廉頗挑釁,藺相如的反應 :
行動上:“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
語言上: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
... ... ...
完璧歸趙
起因: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
經過:藺相如機智勇敢斗秦王。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課文中對藺相如的細節描寫 :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表現了藺相如:機智、勇敢
... ... ...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掌握“隆重、典禮、絲毫、抵御、侮辱、拒絕、和氏壁、完璧歸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智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精神以及廉頗知錯就改的好品質中到啟示和教育。
將相和
完璧歸趙
起因:秦王企騙和氏璧
經過:機智勇敢斗秦王
結果:完璧歸趙封大夫
澠池之會
起因:侮辱趙王要鼓瑟
經過:針鋒相對逼擊缶
結果:再立大功封上卿
負荊請罪
起因:廉頗不服欲羞辱
經過:相如回避忍退讓
結果:負荊請罪將相和
... ... ...
關鍵詞:將相和教學課件,冀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五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將相和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