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PPT課件14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簡稱 “長征”,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陜北革命根據地(亦稱陜甘蘇區)進行的戰略大轉移。從 1934 年 10 月開始,到 1936 年 10 月結束。歷時兩年,行程二萬五千里。中央紅軍長征前約 8.8 萬人,到達陜北后只剩下約七千。
在這個奇跡的背后,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督鹕聂~鉤》就是其中之一。
... ... ...
生字學習
湯 鍋 喉 彌 涯
疙 瘩 蹲 奄 兜
讀讀下列詞語
腸胃病 隊伍 炊事班 皺紋 合不攏
魚湯 喉管 彌漫 魚餌 蚯蚓
情緒 擰成 攙扶 毅力 俯身
粗糙 衣兜 瞻仰 閃爍 塞了鉛塊
近義詞
照顧—( ) 安頓—( )
彌漫—( ) 嚴厲—( )
反義詞
干凈—( ) 脆弱—( )
粗糙—( ) 嚴厲—( )
... ... ...
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明確目標:
(1)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把和題目有關的句子找出來。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各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再讀課文,什么地方最能打動你,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讀一讀。
3.說說你對“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理解。
思考: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在長征過草地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長接受黨的囑托,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而光榮犧牲的故事。
課文按故事發展順序共分為四段:
第1段:(1—2)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介紹了老班長的外貌和“老班長”這個稱呼的由來。
第2段:(3—22),講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
第3段:(23—33),講走到草地邊緣,老班長犧牲了。
第4段:(34),講“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
... ... ...
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外貌,從課文中摘錄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
第一次: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說明了:這時的炊事班長飽經風霜,然而可敬可親。
第二次:他那十分嚴峻的布滿紅絲的眼睛。
說明了:日夜為小戰士們操勞,睡眠不足,老班長的眼里布滿了紅絲,但絲毫不影響他照顧小紅軍,表現了他對工作的高度負責。
自學提示: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位“老班長”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注。
為什么“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個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
當“我”知道魚的來之不易,以及老班長把僅有的一點兒東西都給三個病號吃,自己卻硬咽草根、用魚骨充饑時,“我”的內心極為沉重。“我”實在不忍心喝下這少之又少的魚湯.
... ... ...
思考:
1.“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小梁為什么要這樣做?
2.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魚鉤”為題目?
3.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課文的最后一段話,揭示了課文的主題.)
因為這魚鉤是老班長用來釣魚給他們吃的,讓他們維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遺物;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它記錄著老班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閃爍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昭示著老班長關心同志、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小梁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是為了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同時也表達了小梁自己永遠向老班長學習的決心。最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 ... ...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紀念館”的解說員,你怎樣向前來參觀的人介紹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1.條理要清楚,講清魚鉤的來歷以及圍繞魚鉤所發生的故事。
2.注意把課文感人的場面說出來,體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3.注意用口語講述。
拓展學習
長征途中這樣的感人故事還很多很多。課外找《倔強的小紅軍》來讀讀。
關鍵詞:金色的魚鉤教學課件,冀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五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金色的魚鉤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