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PPT課件7
學習目標
1.對本文論證層次的梳理和論證方法的辨別。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3.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促進學生學習精神與生活態度的轉變與升華。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戊戌變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他一生著述宏 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
... ... ...
背景資料
《敬業與樂業》是梁啟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為學生所作的演講,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啟蒙教育,有很強的針對性。
讀準字音:
敬業樂群( ) 斷章( )取義
不二( )法門 旁騖( )
承蜩( ) 佝( )僂( )
褻( )瀆 駢( )進
聒( )不舍
... ... ...
議論文三要素
論點:作者的觀點和看法。
論據:論述論點的依據。
論證:論據論述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根據你對文章的理解,體會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引論部分
揭示全篇論述的中心 ——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二部分:(2-8自然段)——本論部分
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自然段)——結論部分
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 ... ...
問題探究
1.本文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是什么?是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來的?
2.選文第6、7段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兩段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3.第8段的論點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實例有什么作用?本段除了運用舉例論證外,還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拓展延伸
1.文章中,作者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敬業”,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我們今天應怎樣理解文中的“業”和“敬業”精神?
對于“業”不能只局限地理解為狹義的職業,它可以廣泛地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局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對于“敬業”精神,應該理解為熱愛自己的事業,干一行,愛一行,不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
2.如何讓你來論證敬業與樂業,你能提供哪些新的論據?包括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牛頓是英國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科學理論在科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遠影響,他學習、工作、或思考問題時,注意力特別集中,常常由于專心思考問題而忘了周圍的一切。專心致志地學習和工作,使牛頓在物理學、天體力學、數學等領域獲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創立了微積分……使科學進入了牛頓時代。
... ... ...
課堂小結
課堂學習時間終歸有限,所以課內學習并非終點。讓我們再去讀一些關于“敬業與樂業”的名言或文章,讓這些思想滲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在你面對現在的學業唉聲嘆氣時,在你將來面對不喜歡的職業怨天尤人時,希望這些文章能給你帶來無窮的力量!
關鍵詞:敬業與樂業教學課件,魯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PPT課件下載,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敬業與樂業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