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二《中國建筑的特征》PPT免費課件下載,共27頁。
素養目標
1.理清文章的說明脈絡,歸納內容要點,總結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和風格手法。
2.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義,學習本文簡潔、嚴密、明晰的語言特色。
3. 體會科技論文的特點,學習文章用嚴密、準確的語言介紹事物、闡述原理的方法。
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 1972),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廣東新會人。1915 年至1923 年就讀于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4 年赴美留學,1927 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碩士學位。1928年回國。1946 年為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筑系。
梁思成教授長期從事建筑教育事業,對建筑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學術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 世紀30年代起,對我國古代建筑進行了系統的調查研究,他生前寫的許多有關中國古代建筑的專著和論文,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梁思成教授還以巨大的政治熱情,對北京市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議,并參加了北京市城市規劃工作,曾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揚州唐鑒真大和尚紀念堂的建筑設計。他對中國建筑學的科學研究有重大貢獻。
主要作品有《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筑史》等。
寫作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隨著北京新城建設的開展,古城的城墻和城門也隨之面臨被拆除的命運。1953 年,一些人主張掃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墻。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國建筑之個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國一族之建筑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一個東方古國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藝術特性,在文化表現及觀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城墻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樓和牌坊也被拆除了,面對這種嚴峻現實,梁思成痛心疾首,撰寫了《中國建筑的特征》等文。
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第1-2段):從地域(空間)和歷史(時間)兩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影響。
第二部分(第3-13段):談中國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第14-17段):探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
第四部分(第18-20段):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問題,提倡熟悉中國建筑的“文法”和“詞匯”,把我們民族優良的建筑傳統發揚光大。
主題歸納
本文是一篇科學論文,作者在文中闡明了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總結了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并提出了一個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的問題,表達了應用“我們自己建筑上的優良傳統來建造適合于今天我們新中國的建筑”的熱切愿望。
... ... ...
關鍵詞:中國建筑的特征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