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哈姆萊特》PPT優秀課件,共33頁。
素養目標
1. 體會文本通過尖銳的戲劇沖突、曲折的故事情節刻畫典型人物的寫作特點。
2. 通過對戲劇語言、戲劇沖突的賞析,掌握品讀人物的方法,提高戲劇鑒賞能力。
3. 正確認識哈姆萊特復仇的意義,感受哈姆萊特的人文情懷。
作者簡介
莎士比亞(1564— 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他做過劇院的雜役、演員、導演、編劇,接觸了社會各階層人士,接觸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和人文主義思想,這些為他后來的戲劇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給世人留下了37 部劇本、2 首長詩、154 首十四行詩和一些雜詩,他的主要成就是戲劇創作。馬克思稱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英國戲劇家本·瓊生稱他是“時代的靈魂”。
莎士比亞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義,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他吸收了歐洲各國的新文化、新思想,因而他的作品深刻而生動地反映了16、17 世紀的英國現實,集中代表了整個歐洲文藝復興的文學成就。
莎士比亞的創作生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1590 — 1600年,包括十部喜。ㄈ纭吨傧囊怪畨簟贰锻崴股倘恕返龋、九部歷史。ㄈ纭独聿槿馈返龋、三部悲。ㄈ纭读_密歐與朱麗葉》等);
第二個時期是1601— 1607 年,包括八部悲。ㄋ拇蟊瘎 豆啡R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作于此時)、兩部喜劇和一些十四行詩;
第三個時期是1608— 1612 年,包括四部喜。ㄖ饕莻髌鎰。┖鸵徊繗v史劇。
寫作背景
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個性解放”的旗幟,一方面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另一方面,隨之產生的是私欲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面對這樣一個時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浸在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中,而是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后的隱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萊特的故事,最早見于12 世紀末丹麥歷史學家薩克索所著的一本丹麥史書,講述的是發生在8 世紀末丹麥的歷史故事。16 世紀末英國作家把它改編成戲劇,以復仇為主題,但已失傳。莎士比亞的作品一般公認是根據那部失傳的悲劇改編的,但他采用借古諷今的手法,把這個中世紀的復仇故事寫成了一個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和深刻意義的社會悲劇。
主題歸納
課文節選的這場戲主要表現奧菲利婭與哈姆萊特之間因無法溝通而產生誤解后的沖突,以及哈姆萊特內心關于生存還是毀滅問題的矛盾。一方面作者通過不知內情的奧菲利婭的傷心欲絕,表達了對哈姆萊特的贊美之情。另一方面,又通過哈姆萊特內心的獨白,揭示了他內心的矛盾與痛苦。從表面看來,沖突是在一對戀人之間展開的,但表現的卻是對人生的思索。
... ... ...
關鍵詞:哈姆萊特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