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二《雷雨》PPT優秀免費課件下載,共41頁。
素養目標
1. 了解《雷雨》全劇,把握人物關系和矛盾沖突,分析人物形象。
2. 品味人物語言表現的人物心理及思想感情,品味戲劇潛臺詞的豐富內涵。
3. 探究周樸園性格的復雜性,理解《雷雨》的主題。
作者簡介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劇作家。湖北潛江人,出生于天津。1922 年入南開中學,后加入“南開新劇團”。1928 年考入南開大學政治系,后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曹禺廣泛涉獵歐美文學作品,特別喜歡古希臘悲劇和莎士比亞、易卜生等人的作品,為其以后的戲劇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3 年寫出《雷雨》,后經巴金推薦得以發表。其后,他又寫了《日出》《原野》《蛻變》《北京人》等劇本,并改編了巴金的小說《家》,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國戲劇界的大師地位。
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膽劍篇》(與人合寫)、《王昭君》等。
題目解說:
《雷雨》寫的是中國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悲劇。
劇本以“雷雨”為題有兩重含義:一是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都和雷雨有關;二是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告訴人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沉悶的空氣里,一場大雷雨即將到來,一場社會變革不可避免地即將到來。
寫作背景
作者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里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独子辍肥俏业谝宦暽胍,或許是一聲呼喊”(《曹禺選集·后記》)。
曹禺創作《雷雨》的基礎主要有:他自身曾經生活在沒落的封建家庭,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在曹禺的內心埋下了反抗的種子;挪威著名劇作家易卜生的許多揭露黑暗、追求人性解放的優秀話劇傳入中國,對曹禺的思想影響很大;“九一八事變”后全國的抗日熱潮更加洶涌,曹禺在投身抗日活動時結識了一些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輕工人,有了更加成熟的反抗思想。在此基礎上,經過長時間的醞釀,曹禺于1933年完成了這部經典力作。
主題歸納
節選部分主要通過描寫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周樸園和魯大海之間的矛盾沖突,揭露了封建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沒落和污濁,暴露了資產階級的罪惡發家史,展現了資本家和工人之間尖銳的矛盾沖突,反映了工人階級的覺醒和反抗,預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 ... ...
關鍵詞:雷雨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