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登高》PPT優秀課件,共22頁。
素養目標
1. 了解詩人生平經歷和寫作背景,學習七言律詩的相關知識。
2. 學習詩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感受詩歌營造的濃郁悲涼的意境。
3. 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4. 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作者簡介
杜甫(712— 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西)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圣”。其詩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被稱為“詩史”。
杜甫早年過著“裘馬輕狂”的生活。后寓居長安,進取無門,困頓了十年。“安史之亂”發生后,他為叛軍所俘,脫險后,授官左拾遺,故后世稱其為“杜拾遺”。乾元二年(759),他棄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曾在西川節度使嚴武幕中任職,官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著有《杜工部集》。代表作品有“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
寫作背景
《登高》一詩作于唐代宗大歷二年(767)的重陽節。當時詩人流寓夔州,身體的病痛,生活的艱辛,時局的動蕩,使得詩人備受摧殘。這一年的重陽節,詩人感慨萬千,獨自登高,寫下了這首即景傷懷的七言律詩。
主題歸納
《登高》通過寫登高所見的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和抱負無成的悵恨,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傷時嘆己的情懷。詩人面對蒼涼的秋景,想到自己流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故生出無限悲愁之情,再加上因病斷酒,悲愁就更難排遣。
... ... ...
關鍵詞:登高PPT課件免費下載,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