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關雎》PPT免費優秀課件,共29頁。
學習目標
1.誦讀這兩首詩,把握好語氣語調,讀出韻律和節奏,品味詩歌語言。
2.了解《詩經》重章疊句的特點和賦、比、興的手法。
3.把握兩首詩歌內在的情韻。
《論語》云:“不學詩,無以言。”古人認為《詩經》的教化,可以使人“溫柔敦厚”。東漢時期,大學者鄭玄家的婢女甚至都能熟讀《詩經》。那么,《詩經》在文學和語言上,究竟具有怎樣的藝術魅力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冠于三百篇之首的《關雎》。
文學常識
《詩經》,又稱《詩》或《詩三百》,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05篇。這些詩歌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風,又叫“國風”,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雅”是正統的宮廷樂歌,用于宴會的典禮;“頌”是祭祀樂歌,用于宮廷宗廟祭祀。
《詩經》的詩體格式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对娊洝分兄饕谋憩F手法是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借物譬喻(比喻),興是托物起興(先說別的事物,引出所吟詠的對象)。風、雅、頌、賦、比、興合稱“六義”,是古人對《詩經》藝術經驗的總結。
理解詩歌內容
1.試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內容
寫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
2.劃分層次,梳理君子情感變化。
(1—4)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愛慕(真誠愛情)
(5—12)寤寐求之 輾轉反側—追求(苦悶相思)
(13—16)琴瑟友之 鐘鼓樂之—幻想(和諧歡喜)
課堂小結
《關雎》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戀歌,描繪他對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對美滿婚姻的渴望。表現古代青年對愛情婚姻的大膽執著的追求。詩中運用了比興的手法。采用重章疊句的結構,形成一詠三嘆的藝術效果,使情感的表達更為誠摯熱烈。
......
關鍵詞:關雎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