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關雎》PPT優秀教學課件,共23頁。
學習目標
1、了解相關文學常識
2、理解課文內容。
3、 認識《詩經》的藝術表現方法。
4、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提高審美能力。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又叫《詩》,F存305篇,又稱“詩三百”,大多是西周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
《詩經》后來被尊為儒家的“五經”之一。(《詩》《書》《禮》《易》《春秋》),是我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
《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分《小雅》《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再讀課文
關雎
《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疏通大意
關關和鳴的雎鳩,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文靜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水荇菜長短不齊,采荇人左撈右撈。
文靜美好的姑娘,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不能入睡
水中長短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采摘。
文靜美好的少女,我彈奏著琴瑟和你親近。
水中長短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挑選。
文靜美好的少女,我敲擊著鐘鼓使你快樂。
學生思考:根據我們前面對詩歌內容的分析,梳理課文的結構。
第一章:寫小伙子聽到關雎叫聲,引起對漂亮姑娘愛慕。
第二章:寫小伙子因求漂亮姑娘不得而朝思暮想、輾轉不能入寢。
第三章:描寫小伙子想象親近姑娘的歡樂場景。
小組討論:
1、詩歌前四句運用了比興藝術手法。
請談談你對此的理解。
前四句運用比興的手法。從河灘上雎鳩的叫聲入題,引出男主人公對“窈窕淑女”的思念。這里用了起興手法。雎鳩意象成雙成對,比喻男子對愛情的渴望,對美好姑娘的愛慕。這里用了比喻手法。
2、詩句“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用了什么方法?表達什么感情?
這里同樣運用了比興手法。“流”“采”“芼”意思分別是撈取、采摘、挑選。這三個動詞比喻對窈窕淑女的追求過程,表達了男子對女子的愛慕,體現了男子感情追求上的層層推進,非常生動。
3、哪些詩句是虛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是虛寫。這幾句寫男子“求之不得”后的想象,他想象彈琴擂鼓來親近女子,想方設法地讓她高興。表達了渴望與“淑女”喜結良緣的強烈愿望。
4、分析詩歌運用重章疊句手法的藝術效果。
重章疊句就是用結構相同的句子反復詠唱。詩歌三處用結構完全相同的句子“參差荇菜”反復詠唱,有的句子結構相同,只是改動一個字反復詠唱。在內容和主題上,強化感情,突出主題。在音韻上,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音樂感。
總結內容
《關雎》描寫了男子追求女子的全過程,男子思想感情的變化十分清晰,由愛慕到思念,由思念到渴望。這首古老的情歌符合孔子關于愛情的“禮義”標準,孔子評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 ...
關鍵詞:關雎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