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阿長與<山海經>》PPT精品課件(第1課時),共24頁。
《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本文大部分內容筆調輕松,活潑的記敘、描寫中不乏調侃。在文中,魯迅深情回憶了童年的保姆阿長,表達了對這位命運不幸卻仁厚善良的女性的感激和懷念。學習本課,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以欣賞人物形象及探討作者的復雜感情為核心;注意分析關鍵語句,體會作者詞語運用之妙;理解回憶性散文中,作者將寫作時的回憶與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錯轉換的特點;可以適當提供補充資料,幫助學生深入領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意蘊。
學習目標
1.通過默讀,整體把握文章,深入了解阿長這一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2.體會語言的深層含義,感受魯迅散文的語言魅力。
3.理解回憶散文的獨特創作手法,明確兩種敘述語調交替使用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了解兩個“我”在敘述中的作用。
4.感受魯迅對一位普通勞動婦女的尊敬、感激、懷念之情。
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使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為魯迅1926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魯迅稱這十篇散文是“回憶的記事”。它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及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
(1)課文圍繞阿長寫了哪幾件事?從這些事中,你能看出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課文一共寫了6件事:①常喜歡切切察察(饒舌多事)。②睡覺時擺成“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粗俗,不拘小節)。③懂得許多規矩和麻煩的禮節(迷信,善良)。④講“長毛”的故事(無知,純樸)。⑤謀害隱鼠(粗魯)。⑥為“我”買來《山海經》(熱愛、關心孩子)。
(2)哪些事是詳寫的?哪些事是略寫的?重點寫的是哪件事?
前5件事是略寫的,第6件事“為‘我’買來《山海經》”是詳寫、重點寫的。
(3)為什么這樣安排詳略?
略寫的內容能讓人對阿長有個初步的了解,體現了她的外形特征,真實地反映阿長的一些毛病,這些并不能削弱“我”對她的敬意。詳寫買《山海經》一事,令人對她刮目相看,詳略安排符合表現中心的需要。
2.劃分文章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2):介紹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以及稱呼的由來和她的外形特點。
第二部分(3-18):從童年視角出發,圍繞“我”的感受,記敘阿長的言談舉止。
第三部分(19-29):記敘長媽媽為“我”買來《山海經》的經過,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第四部分(30-31):表達“我”對長媽媽的懷念。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作者圍繞中心選擇典型材料刻畫人物,事件敘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并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使文章在情節上波瀾起伏,情感也呈現出相應變化等寫作方法,希望大家能認真積累今日所學,將這些方法與技巧應用于未來的寫作過程中。
......
關鍵詞:阿長與山海經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