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藤野先生》PPT課件下載(第1課時),共22頁。
學習目標
1.學習選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畫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重點)
2.把握本文的線索,體味含義豐富的語言,特別是反語的作用。(難點)
3.學習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理解作者“棄醫從文”的原因。(素養)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7—1935年期間的雜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種社會問題,表現出卓越的政治遠見和韌性的戰斗精神,為中國革命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有多種版本的《魯迅全集》行世。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嚴,家中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縣一位醫生家里,名古屋愛知縣立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畢業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教書。1915年仙臺醫學專門學校改為東北醫科大學,藤野先生因為沒有進過大學,不合“資格”被要求離職,后到東京泉橋慈善醫院工作,并學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鄉福井縣木村自設診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歲。
寫作背景
魯迅與藤野先生于1926年分別,當時正值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進入高潮的時期,也是魯迅的世界觀發生巨大飛躍的前夕。
這年秋天,在反動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魯迅離開北京來到廈門。他在一封信中曾說:“我來廈門,雖是為了暫避軍閥官僚‘正人君子’們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幾時,使有些準備。”所謂“休息”和“準備”,乃是回顧自己走過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總結斗爭經驗,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戰斗!短僖跋壬肪褪沁@時在廈門大學圖書館寫成的。后選入《朝花夕拾》。
整體感知
讀課文,說說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按照時間先后和空間轉換(東京—仙臺—離開仙臺)的順序來寫的。
作者決定離開仙臺,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態度如何?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藤野先生感到悲傷、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決定。
可以從“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凄然”“嘆息”等詞句中看出來。
作者離開仙臺后,是如何懷念藤野先生的?
1.裝訂收藏講義。
2.懸掛先生照片。
3.多寫文章,把懷念之情化為斗爭的勇氣和力量。
... ... ...
關鍵詞:藤野先生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